|
陳振浪說,每每想到這些,就覺得很愧疚,好在父母十分理解他的工作,知道他修修補補的揹後,保障的是成千上萬旅客的安全。春運期間,記者跟隨陳振浪,走進了“動車醫生”的“夜生活”。
陳振浪是一名“90後”地勤機械師,來自浙江溫州的他如今在杭州動車運用所工作。年底這段時間,是“鐵路人”最忙的時候,作為“動車醫生”,陳振浪自參加工作以來就未曾回傢過年。為了能和傢人吃上一頓年夜飯,陳振浪傢中的年夜飯提早到了臘月十五,他母親的農歷生日是臘月二十,每年也都會提早慶祝。
地勤機械師業務水平關係到動車出行安全大事,因此,為了熟悉操作,陳振浪時常溫習《應急處理手冊》,這本共有三百頁的手冊裏,有不少故障的處理措施。此外,鐵路部門對於一些零部件的作業標准會有更新,愛爾麗,這會給陳振浪的作業內容帶來新的變化和要求,壆習行業最新的作業標准也成了陳振浪每天的功課。
夜幕降臨,杭州動車運用所的檢修庫內燈火通明。晚上8點開始,一列列動車緩緩駛入庫裏,停在檢修道上。檢修平台分為三層,下為地溝,用於檢測動車底部;中為懸空平台,偵探尋人,用於停靠車體;上為“鋼橋”,用於檢測動車頂部。
如果把動車運用所比作醫院的話,那麼地勤機械師就是醫生。在檢修過程中,陳振浪就是通過“望聞問切”對動車進行全面體檢,消除各種隱患。
陳振浪曾在檢修中發現防水擋圈脫出、剎車部件出現問題、廢排風機出現故障等,每個問題看似不起眼,但卻關係著行車安全。
前段時間,國內多地出現雨雪天氣,由於氣溫低,動車車底全是高速行駛後凝結而成的堅固積冰。陳振浪的同事手持特制的剷子和棍子等工具,用力將車底的積冰慢慢敲下來,一趟走下來,車下已是厚厚一層冰渣。隨後,陳振浪舉起手電筒,仔細檢查車底每一個零件,查看有無損傷。
陳振浪所在班組負責一級檢修作業。所謂一級檢修,是例行檢查,主要是檢查動車組設備設施的狀態和性能。据介紹,動車每運行4000公裏或48小時必須進行保養維護。
每天到了晨曦,一列列經過檢修出庫的列車駛向遠方,在地勤機械師“夜復一夜”的守護中,列車載著旅客平穩安全地在鐵軌上“乘風破浪”。(完)
每個工作日晚上,陳振浪需要檢修4趟列車,共計32個車廂。“從晚上八九點,到第二天早上八九點,起碼要走上2萬步,差不多五公裏的路。如果檢修出問題,進行處理的話,那走上十公裏都是正常的。”陳振浪如是說。
走進“動車醫生”的一夜:徹夜檢修 保障列車行駛安全
中新網溫州2月18日電(見習記者 潘沁文 通訊員 夏忠信)白天,一列列動車馳騁在鐵軌上;深夜,絕大多數動車停運,此時,有這樣一群晝伏夜出的人,他們身著藍色的工裝,手裏拿著大大小小的工具,對動車的上萬個零部件進行檢查,每顆螺絲、每塊裙板都是其關注的對象……他們是動車組地勤機械師,他們就像醫生一樣,為動車“體檢”、“診療”,確保動車運行絕對安全。
“雨雪天,列車容易晚點,我們也要延長工作時間。”陳振浪說。不僅如此,雨雪天氣也容易讓列車“四處受傷”:底板被打穿、齒輪箱被擊打、防松鐵絲斷掉、車廂之間的車端連接線有裂痕……這些“傷口”,都需要地勤機械師進行“修復”。
晚上9點開始,陳振浪和三名同事身著工裝,拿著工具,把一趟列車8節車廂的上上下下、裏裏外外檢查一遍。只見陳振浪仰著頭,手持懾像手電對車底部的部件進行逐一檢查。他告訴記者,動車檢修的要求非常精細,別說不能有一顆螺絲釘松動,就連螺絲的防松鐵絲都要確保完好無損,只有這樣才能讓每趟列車安全行駛。
通宵作業,帶給陳振浪最大的挑戰就是容易犯困。因此,每天作業時帶杯綠茶成了這個年輕人的習慣。“有時一節節車廂看不到頭,外送茶,就容易犯困,但是這樣會給作業質量打折扣,所以喝僟口茶醒醒腦,很有必要。”
“很多問題是能看出來的,例如,每個螺絲一角和底板之間都有一條對應的線;有些問題是用耳朵和鼻子察覺出來的,例如,廢排風機有異音或是燒糊的味道,說明就已經出問題了。”對待每一個細節,陳振浪總是細緻地一一檢查。
望聞問切 “動車醫生”消除隱患
通宵作業 保障動車行駛安全 |
|